旅游過天柱山的人,機緣巧合的話,就會偶遇天柱山的挑山夫。挑山夫,皮膚黝黑,因為長期陽光照射、風吹雨打的緣故。即便是炎熱的石頭都滾燙的夏天,抑或寒風怒吼、霜雪入侵的冬天,他們依然工作著,挑著沉重的擔子,一個石階一個石階的攀登,給每個天柱山服務驛站,送去當日需要的貨品。
一副結實牢固的繩索,一根長長的扁擔,就是挑山夫吃飯的家伙。平日里,赤手空拳的游玩山水之間,恨不得行囊一減再減、石階愈少愈好的我們,每次旅行途中,都大喊“苦”“累”。你看,我們的挑山夫,那篤定堅毅的神態,那一步一步堅實的足音,那青筋暴起的脖頸,那鼓鼓囊囊的小腿肚子,那條擦拭汗水鹽分很重的毛巾,那“呼哧?呼哧”的喘氣聲......央視和安徽公共頻道,拍攝過天柱山挑山夫徐勝利、楊月紅夫妻二人一天工作的行程。楊月紅在天柱山給游客拍照接受采訪時說:“在農村,一個人不能懶著,只要發狠,生活就像跳山一樣,一步一個腳印向上攀登,日子也會越來越好”“我們夫妻每天都堅持爬山,一步一步的讓家庭更殷實,天柱山游客現在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需要挑山夫了”。徐勝利樸實的說:“每次完成一挑山單,就會和天柱山主峰自拍一個合影,心里蠻自得的”。他們的一語一言,一行一動都詮釋著對生活的熱愛,對家人的熱愛,對家鄉山的熱愛。
挑山夫辛苦么?挑山夫是真的辛苦。挑起了日月星辰,挑起了天柱山的重量,挑起了一個家庭的職責,也挑起了游客所急所需。每個挑山夫,都像天柱山懸崖峭壁上的青松,毅力頑強,風姿颯然,展現出一個男子漢的力量和擔當。(文/夏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