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景區工作者,我的初心始于第一次上天柱山。
第一次上天柱山,就被天柱山的美所吸引,覺得天柱山是那么的精致卻又不失大氣磅礴,我就在心里暗暗立誓,要守護好她,要讓更多人知道了解她,讓更多人見識她的美。
沒畢業那會總是會幻想今后干嗎干嗎,卻怎么也沒想到會到天柱山上班。那是2012年的春天,我正在蘇州,母親嚷著要我回老家,說女孩子不要跑太遠。雖然曾年少輕狂叛逆過的我,最終還是答應了。說來也是緣分,一上網便看到天柱山管委會的招考信息,正好符合我的專業,于是報考了,也是那么的湊巧一下子就考上了。在這之前我從來沒上過天柱山。只是坐公交車會偶爾聽到天柱山的消息,那時候很是向往,心想著有時間一定要去看看,卻不曾想要到這里上班了,可以想看就看了。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經常要上山,帶媒體記者朋友采風,組織旅游達人體驗等等。一晃到天柱山景區工作已十個年頭,當初的那個恍惚的小人現在也因為天柱山,在這里扎下了根,安家立業。現在也數不清上過多少次山,甚至都不記得帶孩子上過多少次。不過我依然深愛著這座山,我想今生或許就這樣,就像天柱山上巖石縫隙里的松樹,咬定青山不放松。
余秋雨老師《寂寞天柱山》一文中寫到:
論爬山,我還不算是一個無能者,但我為何獨獨消受不住天柱山的長途和清寂呢?我本以為進山之后可以找到李白、蘇東坡他們一心想在山中安家的原因,為什么這個原因離我更加遙遠了呢?
也許不能怪我。要不然堂堂天柱山為何游人這般稀少呢?
據說,很有一些人為此找過原因。有人說,雖然漢武帝封它為南岳,但后來隋文帝卻把南岳的尊稱轉讓給了衡山,它既被排除在名山之外,也就冷落了。對這種說法只可一笑了之。因為天柱山真正的興盛期都在撤銷封號之后,更何況從未被誰封過的黃山、廬山不正熱鬧非凡?
看過這篇文章后我更加確信,我想讓跟多人認識天柱山的美,讓天柱山不在寂寞。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會懂得欣賞。(徐若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