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南宋末年抗元之戰,大家記憶深刻的可能是南宋末年崖山海戰,陸秀夫背著宋朝最后一個皇帝跳海而死,十萬余宋人自愿跟著殉葬,南宋軍民用這樣悲壯慘絕的場面,宏大凄艷的集體葬禮,向世人宣告了一種寧折不彎,寧死不屈的英雄氣概。而在安徽省境內天柱山下有這樣一個抗元英雄——劉源,他巧妙地利用天柱山的地理環境,與元軍周旋。
當年劉源聚軍民10萬余人,拒守天柱山,與元軍對抗作戰,堅守18年之久。劉源在天柱山上設有東、南、西、北四大關寨口和總關寨。相傳神秘谷是劉源的屯兵之地,總關寨是指揮部。掌鑼寨,則是東關的前哨寨,這里東扼皖澗,西據茶莊,如遇敵情便鳴鑼報警。在神秘谷至主峰旁的“帝坐石”后,至今尚見豎立的兩塊鑿有槽溝的石塊,這是為了解決山上駐軍用水的閘門。
大家可能好奇為什么劉源要把總指揮部放在總關寨,因為總關寨是天柱山最險要的雄關要隘,位于斷層形成的懸崖絕壁之間,地勢奇險,巨石羅列,炮臺立壘,云梯摩崖,易守難攻,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1998年,天柱山管委會在原有遺址恢復總關寨,下有運兵孔,上有碟墻,上為百步云梯,70度坡面,非常陡峭。
山中的西關寨和總關寨,現已成為標志性的文化符號,承載歷史的記憶,來到天柱山上,隨處可見石磨的碎塊、生銹的鐵器……一幅恢宏的歷史畫卷,歷歷在目。(徐若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