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特約記者 李遠峰
安徽天柱山,因“一柱擎天、眾峰拱衛”而得名。而今天,四方鄉鄰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山擎天、眾鄉拱衛”,因為周邊的村鎮得益于天柱山旅游發展,紛紛走上了脫貧致富、鄉村振興的道路。
產業扶貧帶動增收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西南部潛山市,作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和世界地質公園,它的管理者和經營者堅信:自己發展不算真正的發展,只有帶動周邊鄉村一起脫貧致富,才能和諧共生、永葆青春。
因此,扶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天柱山管委會和村鎮干部一道,切實落實“精準扶貧”,把脫貧工作落到實處。
天柱山鎮林莊村是天柱山管委會對口幫扶村,如何開展扶貧?他們開展了分類指導、就醫就業等一系列幫扶工作。其中,把培育和壯大特色產業作為扶持重點,以產業扶貧帶動貧困戶增收。
日前,記者在天柱山采訪途中,見路邊有一藍莓觀光園,在蔚藍的天空和山間綠色的映照下,顯得生機勃勃,這是林莊村引進外地客商種植的藍莓園。正在鋤草的王根枝今年52歲,丈夫在外地打工。之前,她家貧困是因為38歲的兒子,身患眼疾,雙目失明,且有智障。如今,她到藍莓園打工,干一天活有100元的收入,這樣她既能留在家里照顧兒子,又能干活貼補家用。在藍莓園,我們還見到了66歲的廖銀鳳,兒子生病不能正常行走,但智力正常,現正在合肥接受治療,用錢的地方很多。
在天柱山風景區宣傳信息中心主任許一川看來,這些村民只要家里每年有穩定收入,就有了希望。
林莊村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125戶353人,經過不懈努力,至2020年全部脫貧。林莊村以發展休閑農業和旅游服務業為主,藍莓觀光園、梅花園、一方莊園等農業觀光園和28家農家樂先后獲得“安徽省旅游鄉村示范村”“安徽省特色景觀旅游名村”等多項殊榮。
探索鄉村振興路徑
到2020年末,天柱山管委會、天柱山林場和天柱山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不僅直接幫扶貧困人口1240人脫貧,而且旅游效應帶動了周邊的村鎮,其中水吼鎮便是其中之一。
水吼鎮曾經是安慶市總面積最大、貧困人口最多、貧困程度最深、扶貧任務最重的鄉鎮之一。在推進脫貧過程中,該鎮堅持“精準扶貧、旅游先行”的思路,修建了全長12公里的扶貧道。
沿著這條在山中盤旋的扶貧道,記者來到了臥龍灣農莊。這個農莊的主人楊續建,1977年出生。年輕時因家里窮,被迫外出打工。自天柱山發展旅游以來,游客越來越多,周邊鄰居都富了起來,他便毅然回到家鄉,利用宅基地,蓋起了二層的農家樂,現一年純收入15萬多元。“感謝天柱山旅游,沒有天柱山旅游,就不會有我們現在的一切。”楊續建說。
水吼鎮也好了起來,目前有4A級旅游景區3家、A級以上農家樂35家,紅色旅游初具規模,年接待游客逾100萬人次,旅游產值突破2.5億元,農家樂及民宿80余家,全鎮10個貧困村及貧困戶2854戶8774人全部出列,成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2020年12月1日,潛山市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潛山市培育發展“四宜”特色村鎮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決定推進“四宜”(宜業、宜游、宜居、宜養)特色村鎮建設,探索具有潛山特色的鄉村振興新路徑和建設新機制。根據實施方案,全市選定5個試點鄉鎮加入建設,基本任務是:黃鋪鎮圍繞現代農業,天柱山鎮圍繞打造國際康養小鎮,梅城鎮圍繞郊野休閑旅游,水吼鎮圍繞“康養+民宿”,龍潭鄉圍繞傳統古村落保護利用,每個鄉鎮因地制宜發展旅游。
無論從何種角度看,旅游在“四宜”特色村鎮建設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而天柱山,根據潛山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將在“十四五”時期和“四宜”村鎮建設中,山鄉互動,整合鄉村文化旅游資源,大力發展“山水農林+”“美麗鄉村+”“文化體育+”“生態康養+”等旅游新業態,打造精品旅游景區集群,爭創天柱山全國研學旅行示范基地和滸山湖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激發鄉村活力
在政府大力推進鄉村振興的同時,鄉村活力被激發出來。天柱山有一個名為“歸云居”的中高檔民宿,今年6月份剛開業。店主葛偉是一位年輕的女性,今年33歲。她的民宿頗具特色,站在二樓的露臺上向外望去,四面環山,門前是一塊空地,花園、游泳池特別醒目。這個建筑面積800平方的民宿,才9間客房,而且差異化明顯,最大的一間客房有60平方。葛偉說,現在旅游者要求很高,選擇民宿比對城市酒店要求還要高,喜歡享受大山深處的夜深人靜,因此我們在室內和室外都建有觀景平臺。她和丈夫都是本地人,原在縣城做商貿生意,見天柱山旅游越來越火,民宿又是一個長久的生意,便決定把賺來的第一桶金拿回家做民宿,逐漸有了回頭客。
記者見到天柱大峽谷總經理賀燕昌時,他正在同合作伙伴研究上馬新項目。17年前,賀燕昌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團職軍官,退役后他本可以選擇留在廊坊市,與妻子和幼女團聚,過著安穩生活。“我的家鄉在天柱山鎮,退役后鄉鄰們來找我,勸我回去接手瀕臨倒閉的天柱大峽谷,我義無反顧。”賀燕昌說。經過17年的跌打滾爬,如今的天柱大峽谷已是遠近聞名的景區。依托天柱山,現在大峽谷附近經營民宿的農民已經有88戶,大多數年收入在20萬元到30萬元,最少的也有10多萬元。“當地政府對大峽谷旅游非常支持,給了許多優惠政策,我們正在研究如何由單純的山水觀光轉向觀光與體驗游。”
在天柱山鄉村振興過程中,既有老旅游人,又有新兵,大家都在研究,如何讓自己的產品提檔升級,如何讓自己的家鄉變得更美麗,唯此,天柱山才能富甲一方。正如潛山市委常委、天柱山管委會副主任涂高生所說,天柱山在打贏扶貧攻堅戰后,有信心通過旅游實現鄉村振興,帶動周邊農民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