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早晨6點,“五一”小長假首日,很多人都還在夢鄉的時候。隨著一聲鬧鈴響起,徐琦一股腦兒從床上爬起,振振精神,利用最快的速度收拾出門。接下來的五天每天早上7點到晚上11點,她將開啟“喋喋不休”模式,她是天柱山風景區一名400電話客服人員,小小的她將在平凡的崗位上,發揮她大大的力量,幫助數千游客,成為他們旅途中一盞“航燈”。
徐琦說她和另外一個客服人員汪竹青,生怕錯過游客求助電話,沒能幫助到游客,會讓她們心生愧疚。所以她們上班期間就守在電話機旁,嘴巴里經常含著潤喉片。她們最想做的事就是喝水,最不敢做的事也是喝水,喝水時抿一口、潤一潤,喉嚨不干,嘴唇不裂就行。她們下班很少說話,她們說,要把最"美"的聲音留給游客。忙的時候吃飯也守在電話旁邊,就著盒飯巴拉幾口。有時候一個電話處理下來,飯已經冷了,就只能吃著冷冷的飯菜,但是她們心中確暖暖的,因為幫助游客解決好了問題,她們收獲了感激之詞,這是對她們工作最大的肯定。
當被問到她對什么咨詢印象比較深刻時,徐琦說一天下來,腦子里面已經記不清楚具體的問題了,但有一位游客的來電讓她記得特別清晰。她回憶說:“五一期間,兩對來自湖北的老夫婦來天柱山旅游,由于不熟悉天柱山旅游線路,便撥打電話向天柱山智慧旅游客服團隊求助。第一通咨詢電話被我接到,當時老人應該在潛山市內酒店住下了。我在電話里跟老人耐心的介紹了適合老年人的游玩線路,根據景區預約情況,建議了第二天的出發時間,給老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天上午老人在抵達游客中心后,看到排起的長隊,產生了焦慮的情緒,不清楚還要等待多久才能入園,于是再一次撥打客服電話咨詢,緣分總是發生在生活的不經意中,這通電話又是被我接到。我在聽到電話那頭聲音的第一時間,也意識到是昨天來電的老人,但是并未說明,沒過多久,老人也發現了這次接電話跟昨天是同一人,并向我表明了等排隊的焦急感,我給老人做了耐心解釋和疏導,老人的心情得到平復。后續老人進山后又致電了2次問詢游玩路線,客服團隊安排我跟老人做專項一對一溝通。第五通電話的到來,是在老人登上天池峰那一刻,他感慨盡管今天遇到了排隊的無奈和登山的辛苦,但看到眼前的景色,一切都值了。同時,老人動情地表示,之前在別的景區客向服咨詢時,對方言語里常透露出不耐煩,今天在天柱山這里才真正的感受到服務的溫馨和感動,下次還會帶兒子和孫子來天柱山旅游。”
據統計五一期間,天柱山風景區咨詢電話:400-0556-900,總計接聽來電2067通,大多數為潛山市內景區旅游的咨詢、線上平臺旅游產品的訂單處理及售后服務、旅游投訴的收集反饋。
徐琦說:“我們客服崗位雖不像索道技術員有過硬的技術保障游客乘坐索道時的安全,也不像客運師傅有嫻熟的駕駛技術能護航游客車途,更不像景區醫護人員能救死扶傷,但小小的我們心中有大大的夢想,那就是希望所有來天柱山游客都能因為我們獲得很好的體驗感,當他們到天柱山旅游,心中有任何疑惑,任何不清楚的地方,只要撥打400電話,我們都會一直在電話的那端陪伴著他們,接到任何電話都會負責到底,幫助他們解決力所能及之事。”
是的,天柱山的這群姑娘,小小的身體有大大的力量,沒有鮮花、掌聲與喝彩,只有日復一日,默默地守候在電話機旁。時時微笑、處處用心的服務品質在無線電波中傳遞給游客。她們沒有擲地有聲的豪言壯語卻扎根于自己的工作崗位默默奉獻;她們沒有孤芳自賞的清高,卻腳踏實地,履行著客服人員的神圣職責;她們沒有驚天動地的英雄壯舉,卻用滿腔熱情履行著肩上的責任,用行動譜寫出一曲無怨無悔的奉獻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