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山歷為皖國古都、舒州、安慶治所,文風昌盛,人才輩出。漢武帝平定匈奴,江山永固,來天柱山拜岳封禪,以期萬歲,從此這里彰彰其華;尤以唐宋時期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蘇東坡、黃庭堅等文人雅士眷顧與青睞,天下聞名。左慈、王珪、程長庚、張恨水等為杰出代表人物。
孫可/攝
傳為北宋年間,王安石任舒州通判時,深為這里民風、學風所感動,為表達他對這一方山水的熱愛,故而擬建一橋一塔。后因他治理舒州政績卓著,被朝廷重用,僅建成由他親自規劃設計、選址和指導施工的木橋,并命名登科橋,文峰塔尚未修建。明朝萬歷年間,當地百姓為感念王安石在舒州時的德政,續建文峰塔以記之。
黃山谷/攝
2018年潛山撤縣設市,市委市政府為傳承城市文脈、彰顯城市品位和提高市民生活幸福指數,決定將雪湖打造成為具有生態、文化、休閑、娛樂等多重功能的綜合性市民公園;因坐落于此的文峰塔在1973年一個風雨交加的夜里轟然倒塌,登科橋也因朝代更替的戰火和自然災害,早已蕩然無存,為再現承載歷史文化的名勝古跡,根據史料記載,復建文峰塔和登高橋。文峰塔為六角七層設計,塔高57.2米。雪湖盛產湖藕,歷史悠久,聞名遐邇,它9孔13絲,雪白如玉,清脆香甜如梨,漢武帝來天柱山拜岳封禪時,當地百姓以此藕敬獻武帝,得其大贊,“貢藕”成名;后傳朱元璋鄱陽湖大戰陳友諒途經此地,因長年累月征戰,疲憊至極,當與將士同食雪湖藕后精神大振,故后來他在南京稱帝,仍念念不忘這件事情,進而命令地方官員在雪湖藕成熟季節要以此藕進貢朝廷,從此“雪湖貢藕”更具盛名;新建登科橋取雪湖貢藕9孔之意設計為9個橋洞,橋面寬度8米,高出湖面5米。該橋建成后,當地人驚喜發現,這一數字巧合中國教育頂流985高校,所以都親切的稱之為“985橋”。
今天,人們都喜愛在中考、高考以及追求人生進步時,來潛山雪湖跨越登科橋,登禮文峰塔,業已成為一種風俗。(潛山市(天柱山)文化旅游協會)